首页 > 英语教育机构> 构建中国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

构建中国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

acad2018 2022-12-22 11:15:03 英语教育机构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构建中国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 陈先骏 陈冬梅摘要: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大、中、小学三个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衔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很多教育机构和个人都在进行此项研究,已在基本思路和基本理论上研究出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在认真研究、对比、思考后,本文以“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各阶段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情况。笔者提出,应在大、中、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做到在课程计划方面统筹兼顾,有效衔接;发展多种评价方式;提高教材开发门槛,保证教材质量;根据不同学段,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课程标准;评价系统;教材开发;教学方法

我国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仍未摆脱“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怪圈,除了未充分考虑国情,盲目照搬国外二语教学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外,还存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各阶段教学的严重脱节,四个阶段所学内容重复、学习目标模糊、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语音教学为例,这一教学内容在四个阶段重复出现,浪费了教学和学习时间。同时,教不得法也影响了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后仍不能较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尤其体现在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方面问题较多。
国内许多英语教育的有识之士多次呼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的构想便应运而生。
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本是当年周恩来和陈毅作为政治任务交给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要求从小学试点开设英语,一直到大学连贯地学习英语,以更多、更快、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外语和外交方面的优秀人才,以陈琳为首的北外团队至今仍在从事此项研究,只是范围更宽、内容更深,完全触及到中国整个教育系统的英语教育体制,包括学制、课程分级目标、教材开发、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的全面而系统的一系列改革,并已付诸实践。以包天仁为首的研究团队在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学习方法、教材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正在进行有效的研究。全国各地英语教育专家,如戴炜栋、范文芳等,也在进行着这一研究。目前,英语教育工作者已在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即在充分认识到我国学生是在缺乏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一国情的前提下,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的英语学习作为一个大的教学系统统筹规划,确定各学段的学习任务,编拟与其任务相适应的系列英语教材。每一学段的英语学习循序解决相应而且切合实际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语言内容的条目,从中培养各学段规定应达到的语言技能,包括单项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学段内相应水平的综合语言技能。
既然把小学、中学、大学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那么这个系统必须是“首尾相连,互相照应;各负其职,共同完成”的“一条龙”体系,其中各学段的英语学习既相对独立又前后紧密联系。
所谓“首尾相连、互相照应”是指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为四个学段安排英语学习;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循序安排,而非各顾各段。小学为入门学习阶段,初中为基础学习阶段,高中为后基础学习阶段,大学为学习提高阶段。分工和任务明确,对于我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有很大帮助。所谓“各负其职,共同完成”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段的英语学习在学段内相对独立,按“体系”要求在各自的时段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把握好本学段的重心,分别保质、保量完成该段的英语学习,进而共同完成四学段的英语学习。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突出培养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语音和英语口语等基本训练;初中阶段主要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其应用规律;高中阶段主要是完成语言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在巩固初中英语学习中形成的初步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训练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大学阶段主要是配合专业学习,将基础英语知识运用到职场英语(或称“专门用途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中,使学生在四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成为既会英语又懂专业的全新人才。
以上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达成的共识和主要理念,已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2001)中有所反映和体现,但目前此体系的建设仍与这些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下面仅从课程标准、评价系统、教材开发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方面分别说明。



一、关于课程计划的确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我国的课程计划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近几年才基本稳定下来。
先说学制。我国教育在学制方面反复多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尚未停息。波动最大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学习前苏联,将小学6年制改为5年制,继而文革后又将初中和高中各改为2年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恢复为初中、高中各3年,小学6年制(上海仍为5年,之后有一个预备级)。其间大学也动荡过,1973年起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期间学制全为2年。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学本科分别为4年制/5年制。专科层次也曾在上世纪被改为文科2年制,理科及师范类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恢复到3年制。
说到课程的开设,也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不断变化。解放后极短期间英语被俄语取代作为外语学习。后取消俄语,部分恢复英语。上世纪七十年代,英语又排入取消之列,代之以政治及学工、学农的课程。上世纪后期大部分学校开设英语,极少部分(主要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新疆等地)开设俄语和日语。
再说课程计划。我国从来都是沿袭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做法,从初中起开设英语,周课时不等,教材全是选自英国的文学材料。高中英语也全是英美文学作品,偶有文法出现,周学时大都为5课时。文革后期到八十年代末,周课时根据校方意志安排。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英语是近二十年的事,由于国家对这一阶段的教学未做具体要求,一时间几乎所有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设英语并以此为特色吸引生源。实际上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后来要求周课时为三节,但有学校将其排入正课,有的作为课外活动,开设年级方面也未统一,有的学校从一年级开设,有的从三年级开设。
直到“课标”出台后,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才有了依据。小学英语课程从三年级起开设到六年级结束,加上中学英语学习实行八级要求。小学结束时英语教学要达到二级要求;初中结束应达到五级要求,高中毕业达到八级要求。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对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此之前教育部曾出台过两个“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一个“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至此,已全部由“课标”代之;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均由学校制定,此时教育部只有一个指导意见。从2000年起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0)等指导性文件。
“课标”出台以来,社会各界反响极大,有赞扬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其中质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时间;不符合国情的过高要求;与高校英语教学要求冲突。分析如下:
1. 关于何时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笔者倾向从小学四年级起。原因之一是现在上小学的学生实际年龄已下调,许多地方6岁即可入学;二是小学三年级前,学生必须过好汉语文字关,打牢汉语文字和文化基础,过早、过度偏倚英语学习,在无英语的学习氛围中会严重冲击母语的学习,学生在小学四年级这一阶段仍处于语言能力高发期,且对本国文化有认同感,母语的拼音、识字与书写训练基本成型,不会与英语混淆;三是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初中的英语学习奠定语音基础和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需要学许多英语知识(包括词汇)。因此,从小学四年级起学习英语为佳,否则过早开设英语课会增加儿童的外语磨损。
2. 我国的中小学生,尤其广大农村的中小学生很少有直接接触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机会,而“课标”在文化意识中的五级要求里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服饰和穿戴习俗”、“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了解英语国家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6)。在八级要求中,学生要“理解英语交际中常见典故或传说”、“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及“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7)。以上这些要求只能由英语教师通过间接的讲解或相关材料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了解,并且由于经济原因,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科技手段匮乏,这些都会阻碍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再者,在语言技能方面,有些要求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四级要求”在“写”的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13),学生虽学过图画,但不是人人都会创作图片,因此这一要求很难实现。“四级要求”中的“听”的目标中“学生会听正常语速的语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13)的要求恐怕学生还得训练多年到高中阶段才能达到。此外,在英语课外阅读量方面的要求对中学各阶段教学而言也是不现实的,总计36万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17)的阅读任务要求过高。
最近十年中,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专科两个层次的英语课程教学作了要求,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大学与中学英语课程的衔接上。在这方面,高校英语专业的英语大纲衔接得好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0)则不然,其在语言技能训练的要求上低于“课标”中语言技能相应的要求。例如“说”的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因为今后工作需要,在“说”的方面本应强化,但相应的“基本要求”在这点上连“课标”八级“说”的要求里提到的“能做一般生活翻译,如带外出购物、游览”都没有。按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从初中英语学习开始,直至大学英语学习应是在各个方面的要求渐次提高,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系统,而不是独立的、互无关联的个体。小学英语是启蒙学习期,担负基础语音训练和学习兴趣培养的任务;初中英语是前基础学习期,主要学习基础英语中的词汇和基本时态、语态及简单句和初级语言技能的系统训练,高中英语属后基础学习期,负责完成整个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及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大学英语应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大成,主要通过专业英语学习进行综合应用的训练,而基础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专业英语服务的。因此,大学英语应向专业英语(或称专门用途英语)靠拢,学生进入高校后不再系统学习基础英语的内容,而是直接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即使有需要弥补基础知识的情况,也只能考虑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补救,否则就会落入“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旧臼。



二、关于评价系统的使用英语学习评价本是英语课程的必要且重要部分,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检测师生学习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渠道之一,更是学生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进步与成功,增强信心,全面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之一,还是学校了解“课标”执行情况、改进管理、不断发展和完善英语课程的依据之一。
“课标”一改过去几十年来以分数定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简单做法,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主张,提出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效果,既关注过程又关注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及案例。这些都让人耳目一新。但是,“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未能给出涉及学生核心利益的根本问题的评价,即升学试题在广度、深度及信度等方面的终结性评价方案或设想,只是对听力和笔试给出了建议,而对口试未作任何要求,案例中也未见踪影。既然评价对教学有重要的反拨作用,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按要求去训练“说”的达标,教师们就难以把握了,尤其是在复习教学中,更需要有“章”可循。
再从“课标”评价建议中所表述的内容来看,不得不让人这样理解:“课标”要对过去的评价方式矫枉过正。八条建议中只有两条涉及考试问题,不知是有意回避还是扬描述性评价、抑等级制或分数式评价。事实上,目前适合学生的三种评价方式均在发挥效力。课堂抽查学生学习活动,课后检查学生作业及期考、年考都是等级制、分数制起作用。一般来讲,平常课堂上的抽查及作业检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以abc等级制评价学生尤其是初中以上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法也能判断学生学业的大致水平;而分数制则能在终结性的期考、年考甚至升学考试中更细微地判别学生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学习情况。当然,分数制须在知识和能力检测的命题合理构成基础之上才能保证结果公正。此三种评价方式均可应用于小、中、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
因此,评价中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应合情合理地使用三种评价方式,各有侧重、各显其能,共同完成对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学业评价工作。



三、关于英语教材的开发“课标”在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中阐述了英语教材编写的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及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48-49)。其中提到的一些具体要求是:教材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英语教材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低龄阶段或初级阶段教材要重视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高级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要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并有较高的再现率。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这些原则和要求同样适用于各类高校英语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48-49)。
从全国现行的各学段的部分英语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1. 未能准确地反映出该年段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我国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几乎都是和英语国家联合开发的教材,有的小学英语教材按照外国合作方的意图去编排体例和编选内容,某一套小学英语教材从4年级开始便安排语法学习,虽只是简单内容,但作为9—12岁学生的英语学习材料,确实有揠苗助长的感觉,学习对象虽处经济发达地区,但这样高的要求是不适宜的,并且与其配套的初中英语也有重复的内容。
一般而言,各个阶段的教材要同学生的智力发展、心理发展同步。对于超越学生心智和认知的教材,哪怕本身质量很好,这种教材也不是好教材,因其不适宜于该年段的学生学习。
2. 未能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英语学习在我国属于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习得,因此应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有的合编教材完全照搬国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根本没有考虑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须知我国学生都是在母语包围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靠习得是不可能的,即使生活在英语人士中间,如短期内的英语学习,习得也是有限的。必须结合国内情况,尤其是国内的真实环境创设语言氛围,学生才能有效学习英语。
还有的高中英语教材,因为追风某种教学法而严重脱离中国学生的学情。其实教学法在实际英语学习中仅是为学、教语言服务的,而不是限制语言学习。在基础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语言材料的系统学习和语言技能全面的综合训练不是仅通过某一种教学法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才可能出现为完成单一目标而采用某种教学法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比如翻译。
3. 未能完全体现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规律。从英语内容可以看出,学习内容过多、过杂、过深或过简、偏易,以某初中教材为例,初一学生每单元学习和操练的内容多达8项,并且在语法项目安排上过早、过多地出现了本应后一阶段学习和操练的项目,如八年级上学期的语法项目就出现了“课标”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动名词”内容及“情态助动词+完成时”表示对过去的事实推断的用法。又以某套高职院使用的英语教材为例,语法内容比一些初中英语教材还要简单,只是一些简单语法条文的罗列。而某套高中英语教材干脆省去了语法学习内容。语音和语法实际上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拐杖,前者方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读音,后者主要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词句。因此,语法学习在英语教学中不可忽略。
4. 从英语教材的编排体例、学用材料配置、词语复现率等教材必备元素来看, 一些教材是不合格的。其体例前后不统一,所配置的学用材料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还出现脱节现象,并且缺乏训练材料的典型性、科学性与实用性。有的大学英语学习材料中,一些积极词汇(或称高频使用词汇)只在课文和训练中出现一次,这些都不符合教材的编写原则。
凡此种种,仔细考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教材内容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但又适得其反。究其原因系利益关系和审查不力所导致。近二十年来,教材编写准入门槛过低,审查中因种种原因侥幸通过,贻误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损失和人才损失。作为中国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的学习材料,应全盘考虑各阶段学习内容的安排,包括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应主要通过什么样的教材学习达到什么目的。以语法学习为例,“课标”中附录的语法项目表既充分考虑了我国几十年英语学习的惯例,又注意到了语言的发展,因此要求小学阶段不规定语法项目(但不等于随心所欲,因不宜安排具体的语法项目),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

英语学习合理安排并合力完成系统的语法项目学习,大学阶段的英语语法项目学习只能是复习、巩固、适当加深加宽语法内容(如英语专业本科,以巩固并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应用和研究能力)从而综合应用。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采用特定的英语学习目的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去实现,而相应的教学方法又受某一特定的外语教学法制约。众多的外语教学法长期共存、互相促进、单独或联合为某一教学目的服务,外语教学法也受生理学和心理学影响,不同年段的英语学习目的不同,任务也就不同,需要的教学法也不尽相同。
启蒙期的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属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对母语已具备认知能力,对本国文化已有一定的认同感。此时他们正处于语言能力高速发展期,整个大脑都参与语言学习。他们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口腔肌肉可塑性强等优势。此阶段教学目标应是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兴趣,通过简单的日常对话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简单表达能力和初步交际能力。后期可以接触音标的拼读,为日后的大量词汇积累奠定基础。
此阶段学习方法宜以听说法、直接法主导(辅以暗示法和音乐渗透法)、指导下的启蒙期教学活动:听、说、唱、画、做游戏、背儿歌及表演等。
初中英语学习属于前基础学习期。经过小学三年的英语语音和会话训练,该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感,对英语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对词、句的记忆更容易。此期间的教学应恰当地运用语法教学,注意将语言学习从小学的机械记忆向语言生成发展。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介绍一些浅显易懂的阅读材料供其课外学习,使之能初步运用语法知识,培养其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并扩展其词汇量,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阶段的学习方法应采用以认知法和直接法为主,听说法和视听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如:听、说、唱、画、背谚语、角色表演以及为视画配音等等。
高中英语学习属于后基础学习期,主要任务是完成基础英语的全部语音、语法、词汇内容的系统学习及

听、说、读、写(包括句子的简单翻译)等语言应用能力。此时期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语法认知,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能自由阅读一些教材以外的英语读物,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力较强,会主动追求学科学习的成就感。由于我国高中阶段安排的科目偏多,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往往易顾此失彼。教师需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自觉性,同时在教学中应创造足够的信息差让学生能主动探索和发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保持学习兴趣,为大学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阶段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功能法、认知法为主,视听法和翻译法为辅,可以话题方式训练听说、以认知法学习语法、以视听法巩固听说和阅读、以翻译法进行写译训练。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属于应用拓展型。此阶段的学生元语言意识强,阅读、写作方面已显优势,理解能力及联想能力也较强,因此,学习目标应是扩大活用词汇量来提高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途径是引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即实施专业英语教材的学习,以就业为导向,以职场为中心,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拓展学生学用英语的目光和实效。
此期应以自觉实践法、翻译法以及认知法和对比法为理论的情景英语体验、中西文化比较及归纳、演绎等学习方法为主,实现上述英语学习目标。



五、“一条龙”教学体系的建议1. 按“统筹兼顾、学段中心”的体系理念,做好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的研究工作,包括理论研究、教材研究、评价体系及寻求适合中国学生在本土学好英语的学法和具体实施时的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以从“课标”的修改着手,剔除那些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中国现有国情的、不适应我国各学段学生学习要求的条文,尽可能完全体现我国英语教学的中国特色,贴近各层次学生在各学段英语学习的不同要求。
2. 加强有助于此体系研究和实施中相应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使体系内的英语学习与各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同步发展,以促使和保障实施体系中的要求分段、逐步完成。
3. 严格把好各级、各类英语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关。凡不符合“一条龙”教学体系要求的学习目标的各学段英语

教材,不允许出版。本着“适中、省时、高效”的原则编写和审定教材,要能提供适合该学段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明白学什么、怎么学。不能太简单化,也不能超越绝大多数学段内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4. 把“一条龙”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完全上升为国家行为,相关国家部门应全盘统筹、领导及指导这一工作,并在实施中予以监督。实施中采取分级负责制,国家教科研机构及高校领导对体系内的大学英语进行指导与监控,并以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以各省级和市、州教育科研部门为主,对体系内的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指导与监控;各县、区教育科研部门对体系内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指导与监控。同时,上级教研部门还应对下一级体系的实施进行指导和检查。
结语总之,要形成并具体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一条龙”教学体系绝非易事,但这一趋势正在形成。外语教学界需要举全国各级、各类英语教学专家之力,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早日让中国的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脱离“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怪圈,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to construct the streamlin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in china
chen xianjun chen dongmei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treamlin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is important for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man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have been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 in basic thoughts and theories has been made in this perspective. meanwhile, there is also inadequacy. thu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pap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after study, comparis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cohesion mentioned above should be ensur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textbooks should be elevated for the sake of quality. teaching approaches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key words: the streamlin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curriculum standard;evaluation system;textbook development;teaching approach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


本文由(猴爸英语)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11243.html

上一篇: 注意!北京市2023年中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和高考美术统考延期

下一篇: 河南于欢英语经营不善关闭所有校区家长数千万元打水漂 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标签云
热门浏览
最新发布